时隔半年,科研所技术人员冯莹再次斩获鲁胜公司油藏动态分析竞赛金奖。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专业能力的肯定,更是鲁胜公司“练战评改”闭环机制成效的最佳注脚。
从生产现场的实操练兵到管控中心的数字协同,从管理岗位的随机抽考到技术分析的竞赛比武,胜利油田鲁胜公司坚持“全员练兵、实战砺兵、素能强兵”,打造“训战结合、以战促训”练兵体系,在真练实战中锤炼过硬本领。
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陈军光瞿风倩
锻造“最强操作”铁军
“停!取样阀门安装必须遵循‘低进高出’原则,否则极易发生刺漏。”在鲁丰采油管理区尚2-49井场,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一声喝止,让现场练兵气氛瞬间紧张起来。随后,他手把手指导员工完成标准操作流程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,每一处细节都讲解透彻。
今年以来,鲁胜公司组建以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团队,采取“沉浸式指导+穿透式帮扶”模式,为一线员工精准赋能。他们采取示范讲解、跟班指导、实操演练、即时纠偏、复盘提升“五步教学法”,促进“最强操作”在岗位练、在现场比。截至目前,开展现场帮扶14场次,纠正不规范操作40余项。
在基础能力提升方面,鲁胜公司精准聚焦员工素质提升需求,以“小场景”专项训练形式,先后开展12期原油押运工作安全风险削减专项培训、30余场次AED急救技能培训,实现基层员工技能精准提升。同时,将承包商纳入培训体系,创新举办方圆修井作业公司井控技术竞赛,将“最强操作”向乙方延伸。
培育“最强分析”尖兵
近日,在区域注采管控中心,模拟胜311-32井电流异常警报,注采管控岗立即调取近期电流曲线、温度压力曲线,并将异常信息推送至工程技术岗和单元管理岗,同步开展工程分析和地质分析,确定抽油杆断脱导致;生产现场,油水井管理岗团队采用鲁胜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举升装置,迅速进行现场检测、核实原因并抢修。
“这种协同作战模式,让异常处置效率提高40%以上。”区域注采管控中心负责人宋晓远说,目前,他们已经在4个采油管理区,深度应用PCS系统和岗位OA的内外操一体化联动练兵模式,持续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。
为持续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,他们开展了“最强分析”油藏管理岗全员练兵,通过“日答题、周学习、月分析、季竞赛”等形式,提升分析能力。
滨541井区属于滨509区块滚动扩边区域,由于油藏认识不清,近15年来没有新增储量。鲁胜油藏、工艺和工程协同发力,锁定有利含油区,布署3口滚动评价井,突破“砂患”困局,新增动用储量80万吨。
“以前光听课总觉得差点意思,现在边学边比、边比边练,进步特别快!”冯莹深有感触地说。如今,技术人员实现了从“会分析”到“精分析”的跨越,鲁胜公司措施有效率提升至79.9%。
打造“最强管理”硬核
在周一生产晨会上,当大屏幕随机定格在“12号题”时,被抽到回答问题的鲁源采油管理区经理高振结合实际,从合同条款审查、结算数量确认等维度,就“超合同结算风险防控”进行实例分析,获得评委一致认可。
这种随机抽题、抽人员“双盲抽”的练兵模式,鲁胜公司已开展了8期,60名基层管理人员接受“突然袭击”。
“打造‘最强管理’队伍,关键在实战能力。”鲁胜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孙伟在部署“最强管理”练兵时强调,必须让每名管理者都成为党建工作的明白人、经营管理的内行人、攻坚啃硬的带头人。
为此,鲁胜公司组织机关部门结合内审外查出现的问题,从党建政工、经营管理、安全环保、依法合规等五个领域,编写90余个实战案例。领导班子成员、专业部门组成评审团,现场点评,提升实战成效。
在锻造“最强管理”人员过程中,鲁胜公司还创新开展“沉浸式”安全实训,通过“情景模拟+结构化研讨”基层干部轮训,推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。